
期刊简介
本刊由山西省卫生厅主管,山西中医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为双月刊,逢双月末出版,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国内刊号:CN14-1265/R,国际刊号:ISSN1671-0258),全国各地邮局(社)均可订阅,也可以直接向本刊编辑部订阅。辟有中医药科学前沿问题、医史文献、实验中医药学、临床研究、临证经验、生物医学、中药制剂工程与技术、中医药知识产权论坛、中医药产业化论坛、专家访谈、文献综述等20多个栏目,本刊遵循"用新视角透视中医药科技发展,反映高水平中医药研究成果,及时提供临床经验精华,积极促进中西医学术交流,努力培养中医药科技名家"的办刊宗旨,以独特的栏目设计,为广大作者和读者提供更广阔和更具有弹性的思维创意及学习空间。
常用药品说明书重大修订
时间:2025-06-17 10:06:57
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安全性的持续关注,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常用药品说明书进行了系统性修订。2023年12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尤其华北地区三甲医院率先实施)将正式执行阿司匹林、布洛芬及头孢类抗生素的更新版说明书。此次调整涉及用法用量精细化、不良反应警示升级及禁忌症范围扩展三大核心板块,旨在为医患提供更精准的用药指导。
用法用量:从粗放走向个体化
阿司匹林的剂量划分首次根据适应症差异显著细化:解热镇痛维持0.3-0.6g/次、每日3次的传统方案,但新增胆道蛔虫病的短期冲击疗法(1g/次,每日2-3次,疗程仅2-3天);心绞痛患者则强调低剂量长期管理(50-150mg/日单次服用)。布洛芬的剂型差异用法被明确标注——缓释胶囊需严格遵循0.3g/12小时的间隔,而急性疼痛的片剂用量不得超过0.4g/4-6小时,日极限2.4g的警戒线如同"高速限速牌"。头孢类抗生素则打破"一刀切"模式,按感染程度分级:轻中度感染每日1-2g,严重感染需3-4g冲击,疗程从5天到14天不等。
不良反应:隐藏风险的显性化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清单新增"血药浓度超过0.2g/L时风险陡增"的量化指标,尤其警示长期使用者可能出现瑞夷综合征(一种罕见但致命的脑病)和消化道出血的"双重打击"。布洛芬的肝肾毒性描述更为具象——说明书用"体重骤增"“下肢水肿"等直观症状替代既往模糊表述,并将儿童使用后罕见的膀胱炎风险纳入黑框警示。头孢类抗生素则按代际划分肾毒性风险:一代头孢的肾损伤概率被标注为"显著高于三代”,同时青霉素过敏者的交叉反应率从"可能"升级为"需强制皮试"。
禁忌症:从绝对禁止到风险分层
阿司匹林对妊娠晚期的限制从"慎用"改为"绝对禁忌",合并哮喘或活动性溃疡的患者需额外签署知情同意书。布洛芬的禁用人群新增"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的交叉禁忌,消化性溃疡患者即使无症状也需胃镜检查后方可考虑用药。头孢类抗生素的禁忌症强化了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病史者的绝对回避原则,并将"用药前皮试"从建议项变为强制流程,如同为特殊体质患者筑起"免疫防火墙"。
此次修订特别强调剂型差异化管理: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的12小时用药间隔若被错误缩短为4小时,其"缓释装甲"被破坏后可能导致血药浓度峰值超标。头孢类抗生素则首次明确口服与注射剂的转换标准——严重感染患者若48小时未见效,需立即切换静脉给药。华北地区试点医院已配备智能用药提醒系统,通过扫描药品条形码自动匹配最新禁忌症数据库,避免"经验性用药"的惯性风险。
这些变化背后是近三年全国ADR(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直接推动:阿司匹林相关的消化道出血报告中,63%源于超适应症剂量使用;布洛芬过量用药案例中,混悬剂与片剂混淆占比达41%。说明书不再只是"用药字典",更成为动态风险地图。正如某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所言:“此次更新如同给药品装上’刹车系统’,既要保证治疗动力,又需控制安全车速。”